close

文化種子播向產業集聚區 "陸傢嘴文化營造"樣本探索

文化種子播向產業集聚區 "陸傢嘴文化營造"樣本探索

2015-3-11台中貨梯維修 08:42:18 來源:解放日報 選稿:王麗琳

陸傢嘴文化氛圍營造組織管理者的進一步思考台中電梯維修

■上海是金融中心,接下來還要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激發創新基因和活力,需要文化軟環境的配套。我們需要尋找到屬於陸傢嘴金融城的文化特質

■陸傢嘴文化氛圍營造的樣本意義在於:將公共文化產品的度身研發與配置,體制內外資源的有機整合,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共同支撐的社會動員三者親密融合,互動共鳴

■在公共文化服務上,註重瞭傳統社區與產業園區及其相應的分眾化人群的特色,體現針對性、適配性、有效性。今後工作的重點是,在業界自治的基礎上,將第一階段的產品配送模式轉換為產品內生模式,在政府的要素支撐、團隊培訓、平臺搭建基礎上,激活產業園區的主動性、創造性

2月13日,春節前最後一個周五。

傢住普陀區的朱東寰醒來後,下意識拿起放在床邊的手機,點開看“天氣”,小太陽標志很清晰,正午12時的溫度預告為12攝氏度。朱東寰放下心來。

住在寶山的唐俊迪早餐時,提醒自己多吃一些,中午飯多半是吃不上瞭。他像往常一樣趕早出門,卻比往常多瞭一點興奮。

中午12時,朱東寰和唐俊迪會面。陸傢嘴中心綠地觀景篷舉行第55場白領午間音樂會,也是年前最後一場。樂團負責人朱東寰熟練地指揮貝斯手、吉他手、鍵盤手在臺上到位,他們將配合建設銀行的員工唐俊迪演唱一曲《普通朋友》。

陸傢嘴白領們趁著午休時間陸續趕來。冬日的陽光照在人身上,正是一天裡最愜意的時候。

金融“候鳥”的文化“饑渴”

唐俊迪工作的陸傢嘴,是上海的“金融心臟”。每天早上,數十萬金融白領從上海的四面八方趕往這個面積僅1.7平方公裡的區域。

區域聚集著近3000傢金融機構和眾多配套公司。鱗次櫛比的高樓中,稅收“億元樓”30多幢、超10億的樓宇7幢,單幢“冠軍”逾27億元。和高樓林立、經濟騰飛形成鮮明對照的是,與彼岸相比,小陸傢嘴面向社會公眾的演出場館極度缺失,可供專業演出的劇場數幾乎為零。曾有的金茂音樂廳和東方明珠電視塔明珠劇場也因為各種原因轉型成瞭購物中心或商務辦公樓。

因為缺乏文化的粘合度,金融白領們每天早上來到這裡,夜幕降臨時紛紛離開,形成陸傢嘴的“候鳥現象”、“潮汐現象”。

作為“候鳥”之一,唐俊迪有一個固定的“陸傢嘴時間”:早上7時15分出門往陸傢嘴,8時30分前到單位,中午1個小時午休,晚上6時離開陸傢嘴。這也是絕大部分陸傢嘴白領的時刻表。“每天進出陸傢嘴,但我隻認識大樓裡的同事。外人眼中的陸傢嘴是繁華、國際化的,但其實也單調、封閉。”

“陸傢嘴太需要文化浸潤瞭。它完全有潛力變成紐約餐廳菜梯的華爾街、倫敦的金融城。但陸傢嘴距離二者存在明顯的文化短板。”1995年到陸傢嘴工作的新上海國際大廈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方晴,見證瞭陸傢嘴近20年的變化:“20年前,陸傢嘴隻有人民銀行總部、招商局大廈等幾幢大樓,白領不到1萬人。如今,陸傢嘴高樓235幢,金融白領人數達到20萬,加上其他相關領域,總數有47萬。”在方晴看來,金融白領代表著高學歷、高收入和高品位,他們有大量的文化消費需求,也足以支撐起高端文化消費。“這也是之所以美國百老匯靠近華爾街、倫敦西區靠近金融城共存共榮的原因。然而,陸傢嘴的金融樓宇越建越高,陸傢嘴的文化建設卻跟不上,始終處於‘空城’狀態。”

文化“饑渴”成為陸傢嘴白領的普遍困惑。“在陸傢嘴幾乎沒有業餘生活,更談不上文化生活。”環球金融中心工作的秦勇表示:“工作節奏快,有時候想看一場演出,但到達演藝場所,戲已開場,交通時間成本成為很大障礙。”

文化硬件缺失,文化軟件亟待充實,成為制約陸傢嘴文化發展繁榮的“瓶頸”。人才是最終競爭力,實現浦東的第二次騰飛需要人才,而文化無疑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發人才創造力的最佳粘合劑。

針對需求“定制”文化餐

2014年9月10日,一場由市委宣傳部、市文廣局指導,浦東新區區委宣傳部、浦東新區文廣局主辦,陸傢嘴管委會以及多個社會主體承辦的“陸傢嘴文化氛圍營造系列活動”正式拉開帷幕。

每周一、三、五中午12時至1時,白領午間爵士音樂會率先亮相。陸傢嘴中心綠地觀景篷下,上海輕音樂團的樂手和歌手為白領現場演奏。

樂團團長儲保傑曾被自己在陸傢嘴工作的中學同學澆過一盆冷水。“當我在朋友圈發佈演出信息時,我的同學、中國資金管理網CEO高傑留言:我們都這麼忙瞭,你們還來添亂幹嘛?”到底是不是“添亂”,儲保傑說:“這是一個壓力很大的群體,同時也是一個見多識廣的群體。你拿他們不想要的東西敷衍,肯定是‘添亂’。要給就給好的。”

組織者為此作瞭仔細調查,發現瞭陸傢嘴人群有三類特殊需求,欣賞類:具有時尚感、科技感、未來感,高能級的展覽演出受歡迎;社交類:受過良好高等教育的海歸白領對參與那些目的性很強的“相親”活動存有顧慮,但對有文化內涵的聯誼活動卻很熱衷;素養提高和自我展示:白領在專業、緊張的工作之餘,對國學、插花、戲劇、表演等文化技能培訓和展示興趣強烈。“隻有把‘對味’的活動送進去,才能真正營造起氛圍。”市文廣局藝術總監滕俊傑告訴記者:“根據區域人群學歷高、國際化特征,我們有針對性地選擇精品話劇、爵士樂、交響樂、藝術電影等門類和常態化音樂欣賞會、戶外音樂會、美術等多種活動形式。同時,專門選擇白領午休時段和周一至周五工作日下班以後的時段為他們釋壓,並不影響他們的周末休息。”

拿音樂會的實踐來說,每場都邀請上海優秀的音樂人作為表演嘉賓,其中不乏國際獲獎者。演出曲目也一直在調整,從最初以國語歌為主,慢慢英文歌多瞭起來。很快,聞聲而來的白領越來越多。不少白領更是躍躍欲試,要求上臺亮嗓。曾經認為“添亂”的CEO同學高傑,在某次“人情捧場”後,態度也發生瞭180度轉彎,成為積極鼓勵公司員工來聽音樂會的“義務宣傳員”。高傑說:“不可思議,他們真的做到瞭。大中午的陸傢嘴有瞭一個好去處,感覺文化沙漠上突然出現瞭綠洲。”儲保傑告訴記者,樂團有一本秘密“紅名單”。“名單上記錄瞭那些登臺後唱得好的白領,這意味著他們有瞭優先上臺演唱的綠色通道。”半年下來,“紅名單”上的白領已逾80個。唐俊迪也成為瞭八十分之一。

“定制文化菜單”初見成效。

用“文化磁場”喚醒“沉睡時間”

打造陸傢嘴“文化磁場”,需要的遠不止一塊“綠洲”。

1月26日中午,上海環球金融中心二樓圓形廣場,悠揚的旋律從鋼琴傢陳潔的琴鍵上流出,吸引瞭許多人駐足。下樓吃飯的華信證券交易員韓春燕也停瞭下來,“太方便瞭,不需要特意到大劇院,午休時間就能足不出樓感受古典音樂的魅力。”

此前,上海銀行總行大廈也迎來過一場午間鋼琴音樂會。帶來這場演出的是獲得李斯特國際鋼琴大賽金獎的著名鋼琴演奏傢孫穎迪。一臺三角鋼琴、一位鋼琴傢、一首首國外名曲,把整個大廳變成瞭音樂的舞臺。

1月20日晚,首屆陸傢嘴白領好聲音決賽在東方濱江大酒店國際廳舉行。可容納近千人的國際廳熱氣騰騰,從周邊商務樓裡趕來的白領興奮地聚在一起,為自己支持的選手吶喊助威。半年來,也是在這個廳,著名歌唱傢廖昌永、黃英、魏松等人舉辦瞭“成功之路”系列音樂會。漸漸地,國際廳在陸傢嘴白領口中也有瞭一個更響亮的名字——“陸傢嘴的金色大廳”。

中心綠地、上海銀行等單位免費提供活動場地,東方濱江大酒店主動減免國際廳的場租,東方明珠電視塔也推出“東方之光——大型多媒體投影演出”,免費對區域人群開放。

短短幾個月,對陸傢嘴白領來說,足不出戶,或者散步去中心綠地聽一場音樂會,去酒店看一場展覽,都已經成為現實:“2014藝術陸傢嘴”9月11日至13日開展,展覽邀請白領來酒店客房“串門”看展;之後,10月18日,隨著第八屆陸傢嘴金融文化節拉開序幕,草地詩會作為文化節的一個全新環節率先舉辦,陸傢嘴金融城變身詩歌的棲居之所;12月31日,“雕塑在城市中旅行——陸傢嘴雕塑藝術展”也在陸傢嘴中心綠地對外開放。

針對硬件設施欠缺的短板,針對白領快節奏的工作特點,挖掘區域內眾多國際商務樓宇和星級賓館內的公共空間,充分利用白領工作之餘的“碎片化休閑時間”,喚醒陸傢嘴區域內的“沉睡時空”,揚長避短,因地制宜、從逐步嵌入,到無孔不入,最終把“碎片化”的時間和場地變成時時處處的文化大舞臺,成為陸傢嘴文化氛圍營造的獨特方式。

好消息也在不斷傳來,硬件有望提升:在建的上海中心2樓多功能廳設計可容納觀眾1000餘人;東方明珠電視塔78米層環形空間,已著手規劃為360度互動體驗影像區。市文廣局重大活動辦公室主任譚曙介紹:“陸傢嘴中心綠地和周邊樓宇中,將陸續開辟一批小型劇場、樓宇圖書館、企業藏書角等項目。同時,我們還與周邊正大廣場、國際會議中心等商業設施和會展場地協商,以政府購買的形式,服務更多白領人群。”

嘗試打造可復制“文化樣板”

在陸傢嘴工作第9個年頭,唐俊迪感覺自己在這個冬天有瞭明顯的“春意”——

午休時候,他會去陸傢嘴中心綠地音樂會吼一嗓子,因此拿到瞭陸傢嘴首屆白領“好聲音”比賽冠軍。他的“陸傢嘴圈子”更大瞭,他認識瞭同樣參加陸傢嘴白領“好聲音”比賽的白領曹亮。“他也住在寶山,和我母親傢非常近。但他在交行,我在建行,如果不是因為這些活動,我們可能永遠都是路人。”

令人欣喜的是,“陸傢嘴文化氛圍營造活動”正變成一個可復制的“樣本”,被其他白領產業聚集區所效仿。

作為上海輕音樂團浦東板塊的負責人,朱東寰近期變得特別忙碌。每周一、三、五,他要忙陸傢嘴傢中心綠地的白領午間音樂會。而周二、四的中午,原班人馬還要去金橋工業園區為那裡的白領送上午間音樂會。金橋工業園區的食堂門口,是所有白領午餐的必經之路。正是因為陸傢嘴白領午間音樂會的“美名”,才有瞭金橋工業園區的“慕名”。遞出橄欖枝的不止金橋,朱東寰略顯遺憾:“張江高科技園區也有類似邀請,但目前實在排不出時間瞭。”

“上海有著眾多白領聚集的產業園區,除瞭張江、金橋等產業園區,江灣鎮也發出瞭類似文化氛圍營造的請求。支部可以建到樓宇,文化也可以送進樓宇,送到白領身邊,水銀瀉地般的傳播方式,在服務白領的同時,也是一種審美價值觀的體現。”滕俊傑說。

關於陸傢嘴文化氛圍營造,組織管理者還有進一步的思考。浦東新區副區長簡大年表示:“上海是金融中心,接下來還要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激發創新基因和活力,需要文化軟環境的配套。我們需要尋找到屬於陸傢嘴金融城的文化特質。”浦東新區區委宣傳部部長尤存概括說:“陸傢嘴文化氛圍營造的樣本意義在於:將公共文化產品的度身研發與配置,體制內外資源的有機整合,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共同支撐的社會動員三者親密融合,互動共鳴。”在公共文化服務上,註重瞭傳統社區與產業園區及其相應的分眾化人群的特色,體現針對性、適配性、有效性。今後工作的重點是,在業界自治的基礎上,將第一階段的產品配送模式轉換為產品內生模式,在政府的要素支撐、團隊培訓、平臺搭建基礎上,激活產業園區的主動性、創造性。

讓朱東寰印象深刻的是去年11月初在陸傢嘴中心綠地的一場音樂會。“開演前,突然下起瞭傾盆大雨,我們以為不會有很多人來瞭。沒想到,臨近12時,許多白領打著傘走來,看著他們有點淋濕的頭發和期待的表情,真的非常感動。”“希望文化活動是一部不會停下來的連續劇。”聽眾中,張玉的一席話,也是大部分陸傢嘴白領的心聲。

陸傢嘴的文化樣本探索在路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q11CuxRW 的頭像
    dq11CuxRW

    大葉日出

    dq11CuxR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